機電工程署
技術人才培訓計劃60週年


前言

承先啟後,與時並進
機電工程署技術人才培訓計劃昂然踏入60週年

60年來,機電工程署技術人才培訓計劃秉持着「承先啟後,與時並進」的精神,培育了大量技術人才和社會精英。為更深入認識訓練計劃的學員,了解他們的感受,我們特意走訪30多位不同年代的畢業學員和目前正在受訓的學員,當中包括訓練計劃的第一位學徒、工程界專才、機電工程署和職業訓練局人員,以及一衆後起之秀等,讓大家分享他們的生活點滴、經歷和體驗。他們雖然各有專長,站於不同的崗位,但都熱誠投入、積極向上,演繹出一個個勵志的故事,給予我們極大鼓舞。

謹此向60年來努力不懈的師生們致以最高敬意,並祝願技術人才培訓計劃不斷茁壯發展,迎接一個又一個甲子。




薪火相傳 培育專才
職業訓練局 執行幹事尤曾家麗博士 獻詞
機電工程署推行的學徒訓練計劃今年已踏入60年,計劃為有志從事技術行業的年輕人提供寶貴的學習與實踐機會。多年來,機電工程署透過計劃培育數以千計的精英,促進香港經濟穩定發展,貢獻良多。

職業訓練局(VTC)與機電工程署在培育人才方面同樣堅守信念,不遺餘力。VTC藉著提供職業教育培訓課程,為年輕人開啟機會之門,助他們追求理想和發揮潛能。過去30多年間,VTC已培訓了許多理論與技術兼備的優秀學徒,當中不少學員更於畢業後加入機電工程署,成為不同範疇的技術員,為本港各大機構提供多元化的機電服務,足見雙方共同合作的成果,並肯定了學徒訓練計劃在社會的認受性。
  
展望未來,VTC與機電工程署將會繼續緊密合作,攜手為培育香港機電業生力軍共同努力。最後,我謹代表VTC祝賀應屆畢業學徒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不同崗位上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及實務技能盡情發揮,開創光明前路。

尤曾家麗博士
職業訓練局 執行幹事




實現夢想 貢獻社會
機電工程署署長 陳帆太平紳士 獻詞

香港人憑藉不認命的拼搏精神和創新思維,將彈丸之地的香港由昔日的漁村蛻變成為國際都會。香港人才匯聚,機遇處處。無論是原住居民、抵港難民以至移民,都視香港為福地,各自發揮、追尋夢想、安居樂業。在現實生活裡,香港仿如夢工場。有商販成功將小本經營發展成國際企業;有訓練班畢業的藝人經歷磨鍊成為國際影視紅星;也有人將服務社會視作終身事業,獲得尊重認同。

20世紀50年代開始,香港以轉口貿易為主,至70年代邁向工業化,繼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機場客運量由不足32萬人次,增長至現時6千3百萬人次;從少於20幢超過5層高的樓宇,到現時超過1千2百幢100米或更高的摩天大樓,數目位列全球之冠。香港擁有完善的基礎建設、安全可靠的電力和燃氣供應、高效率的鐵路系統、無縫的通訊網絡,以至現代都市必備的升降機、空調系統和照明設備。全賴機電從業人員默默守護,東方之珠得以光輝璀燦。

自1955年以來,機電工程署一直肩負着培訓機電人才的使命,透過技術人才培訓計劃,為有志投身機電業的年青人提供學習實踐、發展事業以至追尋夢想的機遇。從第一屆學員只得17人,到現時每年學員人數高達200名,多年來培育接近6000名機電專才,成就不少故事。60年來,培訓計劃不斷與時並進,因應社會發展需要,注入新科技、新設備、新思維及新技能,裝備學員應對挑戰。

機電署一直與職業訓練局協力推動學徒訓練計劃,為香港培育優秀機電人才。機電署更與職訓局聯手,引入先進的虛擬科技,讓學員透過模擬實景及體感動作進行實習訓練。有關技術可以模擬特殊情況或危險場景,讓學員安全地進行具有風險的實戰訓練。機電署亦與業界保持緊密合作,早前更聯同商會和工會出席「世界技能大賽」,觀摩借鑑各國技能培訓的發展形勢,務求香港機電業技能培訓走在世界前列 。

自然資源匱乏的香港成功在於優秀的人力資源。香港要持續發展,我們就必須生生不息,讓技能和知識薪火相傳。

陳帆太平紳士
機電工程署 署長




技術人才培訓計劃的成立與發展

40年代後期,戰後的香港百廢待興,加上大量人口從內地湧入,給香港在基建、房屋、教育、衞生等各方面造成巨大壓力。50年代初期,香港經濟開始發展,各行各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為專業技術培訓提供了發展機遇。

50年代
1955年,鑑於政府內部及社會對工程人才需求甚殷,香港政府率先開展學徒訓練計劃。當時,工務局轄下的電器機械工程部、九廣鐵路部和水務部聯合開辦第一屆訓練課程,共招收了17名學徒。他們每星期有一天和兩個晚上修讀理論課程,其餘時間則跟隨師傅學習實用技能,每兩星期獲發放約40元薪金。

60年代
1961年,「學徒」獲正名為「工程學徒」。1969年,政府開辦工藝學徒訓練。

70年代
1970年,培訓計劃再擴展,分為5年制的工藝學徒訓練及4年制的技工學徒訓練;工藝學徒須中學畢業,技工學徒須達初中程度。工藝學徒當時的薪金約為300元,技工學徒的薪金則約為200元。

70年代,學員先後在威菲路兵房(即現時九龍公園)和銅鑼灣加路連山學徒訓練中心接受實用技能培訓,訓練項目包括焊接及金屬薄片構製等。星期六下午的空餘時間,學員經常參與足球和籃球比賽等康樂活動,更組隊競逐工務盃,一起度過難忘的青春歲月,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80年代
香港經濟起飛,工商業發展一日千里,電器機械工程處獲升格為機電工程署。培訓計劃亦因應新技術發展及社會需要,開設電子學徒訓練課程,邁進全盛時期。

千禧年代
2005年,學徒訓練中心由土瓜灣工場遷往九龍灣機電工程署新總部。2012年,「學徒訓練計劃」改稱「技術員訓練計劃」,以提高學員的專業形象,吸引更多年青人加入機電工程行業。

隨着時代進步,學員的學歷普遍提高,由以往的證書升格至現在的文憑,薪金亦由50年代的數十元增至現時技術員學徒的萬元水平,增幅達百多倍。數十年來,機電工程署一直肩負着培訓學徒的重任,薪火相傳,至今已培育了數以千計的精英,為香港政府及社會各界提供服務。經過多年的努力,機電工程署為現今的技術人才培訓計劃奠定了穩固基礎




技術人才培訓計劃的現況

以理論及技術為本
今天的課程以理論及技術為本,學員除了學習專業技術外,還要在課堂學習各種工程設備的結構、設計、種類和運作原理,以對每項維修技術的操作要求都能有充分理解,應付不同的工作需求。訓練課程亦加入新的機制,讓導師有系統地跟進學員的學習進度。

我們最近成立了訓練發展及協調小組,讓訓練組與員工管理組及其他服務組別加強聯繫,共同優化及更新技術員訓練計劃,並一起商討訓練細節,務求盡善盡美、與時並進,讓學習過程更有系統和效率。

全面訓練,培養團體精神
除了技術訓練之外,我們還注重學員的多方面發展。每年,我們都為即將畢業的學員安排團隊訓練,讓大家從團隊的建立、協調、策劃到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深入體驗團隊合作的重要,從而發揮團結一致、互助互愛、積極進取的精神。此外,我們也透過各種隊際遊戲和比賽,例如木筏紥作、龍舟競渡等,讓學員明白要爭取佳績和達至成功,必須萬眾一心、群策群力。

增廣見聞,擴闊視野
機電工程署非常鼓勵學員參加交流活動和比賽。於最近一次的「香港青年技能大賽」中,我們有五位學員在三百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晉身決賽。在參賽過程中,學員不但提升了技術水平,還培養了努力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此外,我們甄選了兩名學員到新加坡參加交流活動,與各地專才互相切磋,藉此增廣見聞,擴闊視野。




展望將來

秉持「承先啟後,與時並進」的精神,我們因應社會變化和科技的演進,不斷優化技術員訓練計劃,引入更多新課題。

由於社會對工程技術人員需求日益殷切,機電工程署會繼續投放更多資源進行推廣,鼓勵更多年青人入行,培育專才。

除確保訓練課題與時並進外,我們更為訓練設施引入新科技,例如,我們與職業訓練局合作研究推行嶄新的活動教學方法—虛擬實境場地訓練,讓學員透過電腦視像,體會不同機電設施的實況,並透過各種預設的模擬事故,加強臨場應變能力。我們亦會繼續派學員到外地交流,接觸新科技,務求將我們的訓練質素提升至世界級水平。




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
2005年,一群熱心的師兄弟提出成立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2007年3月,獲特區政府社團事務處批准,成立法定社團。創會之後,會員不斷增加,迄今逾1500人。協會會務蓬勃發展,實有賴機電工程署前任署長 黎仕海先生、何光偉先生和陳鴻祥先生,以及現任署長 陳帆先生悉力輔助;眾師兄弟姊妹鼎力支持,亦同樣居功不少。

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是一個交流溝通平台,凝聚一班具不同資歷,以及在不同行業(例如機械、車輛、電氣、冷氣、電子、屋宇裝備)受訓的前學徒及見習技術員,促進大家的聯繫和友誼,讓大家透過本會不同活動獲技術交流和經驗分享機會,協調大家一起爭取學員權益,並為現正接受訓練的年青學員提供輔助。例如,我們會舉辦LED燈安全認證分享會、電動車輛安全及維修分享會、面試技巧訓練等活動,也會舉辦遠足遊及家庭燒烤樂等活動,讓受訓中及已畢業的學徒参與。

除了協會內部事務之外,我們也積極探討學徒訓練的未來發展路向,力求提升學徒的知識及技術,以及提高學徒的社會地位及認受性。我們也會就完善學徒訓練計劃和政策向政府提出正面建議,冀望本港工程界能配合瞬息萬變的知識世界,為社會多作貢獻。

我們也積極協助政府推廣學徒訓練,以吸引更多年青人投身工程技術員行列。例如自2013至2015年度,我們參與了機電工程署與18家機電行業機構組成的「機電業推廣工作小組」,進行一連串推廣工作。同時,我們連續三年參與在職業訓練局葵涌大樓舉辦的機電博覽展覽及招募日,為學生及家長提供機電行業學徒訓練的資訊;我們亦派出推廣小組,走訪多間中學及職業訓練局院校,向學生介紹技術員訓練計劃及學員未來機遇。

展望未來,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動及發揚本會精神,為會員服務,並為社會出一分力。


交流溝通 互助互勉 貢獻社會
會長謝偉洲先生 獻詞


機電工程署的學徒訓練計劃,讓我在實務工作上掌握了基本技術,也啓蒙我在知識層面上獲得提升。師傅們循循善誘的教導,令我學而後知不足,努力進修,裝備自己;富啟發性的訓練,鼓勵我勇於嘗試不同的工作崗位,增進經驗,開闊視野。

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年青人除了做好每份工作外,還要把握學習機會。常言道: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做到樂於面對挑戰、勇於承擔責任、努力裝備自己、提高溝通技巧,年青人必定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年長的一輩,往往像我一樣,有深刻的體會;年青的一代,必定有雄心壯志,衝勁無限。懷著熱誠,我接過了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會長的棒子。我希望努力把會務做好,加強不同年代及工程範疇的師兄弟姊妹交流與溝通,讓大家互助互勉。我也希望盡力協助當局在完善學徒訓練的未來發展路向提出建議,以配合瞬息萬變的知識世界,一起對社會作出貢獻。

謝偉洲
1971年入職工藝學徒,退休前是機電工程署管理值班工程師,現任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會長。




推廣訓練 分享經驗 共謀福祉
創會會長麥勁舜先生 獻詞

十年前,亦即2005年,一群熱心的師兄弟看見學徒訓練計劃不斷演進,畢業學徒眾多,於是在學徒訓練計劃的金禧慶典上,提出成立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的建議,希望為大家提供技術交流和經驗分享的平台,並舉辦健康的活動,藉以聯絡感情,互勵互勉。其後,我們與多方聯絡、撰寫會章,以進行申辦工作。2007年3月,我們的申請獲社團事務處批准,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正式成為法定社團。

從成立至今,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的會員人數與日俱增,所舉辦的活動獲會員踴躍參與,我們深感欣慰。除了內部活動之外,我們也積極協助政府推廣學徒訓練,並致力探討學徒訓練的路向,向當局提出建議。我十分感謝所有委員所作的貢獻,並深信接班人必定能發揚本會精神。

學徒訓練計劃成立六十年,我希望這個計劃一直傳承下去,為社會培育更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讓青年和壯年人充滿正能量,奮發圖強,發揮潛能,展現香港精神。我也希望年長者退而不休,多參與義務工作、興趣班等活動,並與後輩分享人生經驗,讓生命充份發揮其作用。

最後,我希望以「勿為事小而不為」作結,與大家共勉。

麥勁舜
1963年入職工程學徒,
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創會會長。




技術人才培訓計劃的歷史回顧

1955
工務局電器機械工程部、九廣鐵路部與水務部聯合舉辦第一屆「政府學徒訓練計劃」,學員17人,實施為期5年的訓練課程,並於香港工業學院上課,當時的學徒訓練中心位於莊士頓道/機利臣街。
1969
將學徒正名為工程學徒 (Engineering Apprentice)
1961
學徒訓練開始擴展,開設4年制技工學徒訓練
1970
開設5年制工藝學徒訓練
1971
隨著學徒的質素及入職條件提升,工藝學徒由5年制改為4年半制
1974
於威菲路兵房 (現址 - 九龍公園) 開設學徒訓練中心
1975
工藝學徒由4年半制改為4年制,並改名為技術員學徒
1980
學徒訓練中心由威菲路兵房遷往加路連山(加山)新學徒訓練中心
1981
開設電子學徒訓練

1982
工務局「電器機械工程處」升格為「機電工程署」。同時,為配合社會的經濟發展需求,香港職業訓練局亦於同年(1982年) 成立,由《職業訓練局條例》監管,為香港市民提供一套更全面和具成本效益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以促進工商及服務行業的發展
2000
學徒訓練中心由香港加路連山遷往九龍土瓜灣工場的新學徒訓練中心
2001
配合機電工程署的一站式服務,開設綜合技能訓練;學徒申請者更可於職業訓練局完成1年相關課程後,參加3年制非公務員合約制的學徒訓練計劃
2005
學徒訓練中心由土瓜灣遷往機電工程署九龍灣新總部的學徒訓練中心
2007
開設資訊科技學徒訓練
2008
「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成立
2010
制定及採用以能力標準為本的學徒訓練
2012
「學徒訓練計劃」改名為「技術員訓練計劃」;將學徒正名為見習一級技術員及見習二級技術員
2013
開設4年制二級技術員訓練
2014
開設屋宇裝備一級技術員訓練
2015
開設4年制一級技術員訓練




學而優則教

「知識、技術和態度是完成任務的重要元素」

梁漢波在機電署負責過不少特別項目,從中他領略到「知識、技術和態度」Knowledge-Skill-Attitude (KSA)的重要性。

在處理過的項目中,梁漢波感受最深刻的要算是機電工程營運基金的推行。現今社會講求成本效益,政府部門也不例外,機電署於是在90年代實行以自負盈虧的商業模式運作。梁漢波表示,為了迎合這個趨勢,學徒訓練計劃的內容須加以修訂;為了增强競爭力,部門的技工、技術員都接受培訓,學習多方面的技能。其實,學徒只要多學多做,吸收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時刻裝備自己,就能轉危為機。

為了配合營運基金的發展,機電署於是展開領取ISO 9000認證計劃,並由梁漢波接手處理。這個項目是史無前例的,對梁漢波來說是全新的挑戰。他要參加生產力促進局的課程接受培訓,並向有申請認證計劃經驗的機構請教。在不斷努力下,終於成功應付挑戰。梁漢波表示,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只要抱着認真的工作態度,就能解決問題,把任務順利完成。

梁漢波給年輕學徒送上三個英文字母—KSA(Knowledge-Skill-Attitude),希望他們在工程知識、操作技術和工作態度這三個範疇上好好裝備自己。

梁漢波
1962年入職工程學徒,曾任職機電工程署高級機電工程師/ 訓練,退休前是高級機電工程師。




「學徒訓練獲 ISO 9000 認證,是具質素保證的訓練計劃」

盧偉基從學徒訓練計劃畢業後,就一直在機電署工作直至退休,從沒離開過這個大家庭,被許多師弟妹尊稱為「盧Sir」。

對比今昔的學徒訓練計劃,盧偉基說:「從前,訓練課程都由各部別的師傅各自安排。現在,訓練課程都預早安排及整理,並有導師跟進學徒的學習進度;而且,現在有管理階層協助人手調配,制度日趨系統化。」其實,學徒訓練系統化,跟盧Sir撰寫的ISO 9000獲得認證不無關係。

機電署整個部門申請ISO 9000認證,而身為總技術主任/訓練的盧偉基就負責學徒訓練的ISO申請工作。從對ISO一竅不通,到後來成為這方面的專家,盧偉基花了不少功夫才撰寫完畢。這份文件對學徒的入職要求、招聘步驟、訓練課程、工作程序,以至評審考核、紀錄等,都詳細地作好規劃。有了這個標準制度,學徒訓練計劃在操作和管理上都可以更有系統,獲得品質的保證。

盧偉基的心血沒有白費。在他退休前,ISO 9000的申請獲得批准,這份文件獲得認證可算是盧Sir最佳的退休禮物。

盧偉基
1961年入職工程學徒,退休前是機電工程署學徒監督,職級為總技術主任。




「多技能訓練迎合了社會發展需要」

文彥章出任總技術主任/訓練四年,正好遇上學徒訓練中心由香港加路連山遷往九龍土瓜灣,讓他至今難忘。雖然搬遷工程浩大,但是在同事通力合作下,最後都能順利完成。

為了應付部門人手短缺問題,文彥章於是策劃培訓項目,給技工、技術員以至監工提供多技能訓練(multi-skill training)課程,結果成功給機電署培訓第一批多技能技工及技術員。文彥章挑選有潛質的員工自願接受培訓,教導他們自己專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的知識和技術,讓他們發揮潛能之餘,也方便管理階層靈活調配人手。其實,多技能訓練的精神也適用於學徒訓練計劃,現在的學徒主修自己的專業之外,也有機會接觸其他範疇的基礎知識。

為了幫助學徒的未來發展,文彥章給畢業生提供「應徵面試技巧訓練」,不但親自編寫「應徵政府部門」和「應徵商業機構」的面試教材,還模擬面試情景,給畢業生演練機會。經過訓練後,學員獲聘請的成功率達95%。

為了迎合社會的發展,文彥章寄語新一代的學徒:除了自己的專業外,還得學習資訊科技知識,與時並進,否則就會被科技的洪流所淹沒。

文彥章
1968年入職工程學徒,曾任機電工程署總技術主任/訓練,退休前是渠務署總技術主任。




「I have a dream —— 除了有夢想還要有目標」

擔任總技術主任/訓練的時候,蔡健明發覺不少年輕人在成長階段,在父母呵護下,對自己的前景,並不清晰;甚至為何參加學徒計劃,以及畢業後的發展路向,亦很模糊。為了喚起他們的關注,蔡健明在某年學徒入職首日聚會中,播放著名樂隊ABBA的歌曲《I have a dream》,希望憑歌寄意,刺激他們思考及追尋自己的夢想。原只想給聚會帶來新鮮元素,想不到過了數年後,蔡健明在另一崗位碰到那屆已畢業的其中一位學徒時,該學徒提起此事,並多謝這首歌刺激起他的鬥心。

蔡健明認為除了有夢想,年輕人還得有一個可達到的目標。他說:「最簡單莫如為自己定下一個諾言,想想你退休時會做到的職位,賺取多少收入,這會增強奮鬥心。或許,這個目標太遙遠,那麽你就訂立數年的中、短期目標,一步步朝最終的夢想進發。如果人生沒有目標,對自己沒有要求,許多事情都不會辦得好。」

蔡健明指出成功非僥幸,他希望年輕學徒畢業後分階段裝備自己:(一)打好所屬專業的技術基礎;(二)學習尊重別人,加強與人溝通的技巧,從而逐步建立良好的人際網絡;(三)持續進修,勇於嘗試及承擔,不要怕蝕底,讓上司看到你與眾不同的一面;(四)掌握管理技巧,建立自己風格;(五)強化語文和應用軟件能力,為高階的職位作準備。

蔡健明寄語年輕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想要在金字塔形的階梯中升遷,就得認識自己、裝備自己和鞭策自己。

蔡健明
1975年入職工藝學徒,曾任職機電工程署總技術主任/訓練,現在是機電工程署區域經理/市政工程/香港。




「隨着時代巨輪的前進,學徒訓練計劃也不斷演進」

從學徒訓練計劃畢業後,李志權才發現那一紙畢業證書的重要,原來學徒畢業證書的認受性很强,肯定了學員的專業技術地位,對他日後的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回想學徒訓練計劃,李志權說:「隨着中學學制的轉變,學徒訓練課程的程度與編排也有所不同;隨着時代的進步,技術訓練也由著重基本技術,轉而注重工序運作、流程管理等。」此外,從前工資低廉,損毀了的工具都盡量維修,務求使用到最後一刻;現在工資高昂及科技進步,更換設備有時較維修保養更符合成本效益。

李志權期望學徒訓練計劃隨着時代的步伐而發展。訓練時間的長短可以因應學員的背景而調校,如果學員早已具備相當的行業知識及資歷,可以接受短至兩年期的訓練;相反,如果是白紙一張,就接受四年期的訓練。訓練程序可以考慮加入一些行業專科培訓項目,例如屬於電氣行業的學徒可到掣櫃廠作短期實習,從零開始實地吸收電掣櫃的專門技術;個別學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選擇不同的專科訓練項目,這樣便能在行業基礎技能上,再為培育專門技術人才灑下種子。

李志權期望教育團體、業界和政府加强宣傳,讓年輕人在求學階段接觸技術行業的資訊,從而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行列。而年輕人在入行後,應利用第一年時間去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行業,當有了決定後便要努力向目標前進,否則只會蹉跎歲月,浪費寶貴光陰。

李志權
1976年入職工藝學徒,曾任職機電工程署總技術主任/訓練,現在是管理值班工程師/綜合工程。



啟導前驅


政府服務

「年輕人要認清自己的目標該如何達成」

前任機電工程署署長陳鴻祥從學徒訓練計劃畢業後,先後出國留學和任職公共機構,於1983年初加入政府任職機電工程師,從此與機電署結下不解緣。直至2011年尾,陳鴻祥才正式退下火綫,享受退休生活。

在機電署工作29年,陳鴻祥經歷過無數風雨。擔任署長期間,陳鴻祥面對過推行營運基金制度所衍生的非公務員編制問題。這些員工對同工不同酬感到不滿,積累了不少怨氣。為了正視問題,陳鴻祥決定逐步增加公務員職位,而減少非公務員的人數比例。結果,同事士氣回升,服務質素提高。

由學徒晉升為部門首長,陳鴻祥有什麽成功之道?他謙虛地說:「主要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機遇和社會因素:陳鴻祥把握參加學徒訓練計劃的機會,又遇上90年代移民潮而逐步升遷;「地利」是學徒的出身讓他熟習政府部門的工作環境和運作;「人和」是指個人不斷進修吸取新知識,並處理好人際關係,就能事半功倍。

陳鴻祥認為學徒訓練計劃對於年輕人是個很好的起步點,他們只要掌握專門的技能,並努力不懈,就會有美好的前途。他希望年輕人切勿對空想有過分的期望,而應該認清自己的目標該如何達成。當達成階段性的目標後,便再建立更高的目標。

陳鴻祥勉勵年輕人:「要面對挑戰,迎難而上,不畏失敗,因失敗乃成功之母。」雖然這句話老生常談,但是他說:「如果你沒有親身經歷過失敗,絕對不會領略到當中的意義和精神。」

陳鴻祥
1969年入職工藝學徒,退休前是機電工程署署長,現為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榮譽會員。





「學徒身份的優勢讓我把政策推動得更有效率」

蕭嘉錦對學徒的身份引以為榮,這個身份讓他在學習上和職業生涯上取得優勢,讓他工作得更有效率。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蕭師兄身邊都有不同的人給予他良好的助力。在鄧鏡波工業中學畢業時,校長華道禮神父與他一起分析前路。華神父鼓勵他嘗試加入機電工程署成為學徒,結果讓他找到了人生目標。蕭師兄十分感謝華神父的寶貴意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東江之水越山來」,水務署負責興建東江水輸港工程。蕭師兄每天到位於石湖墟的泵房工作。由於趕工關係,蕭師兄主動請求師傅讓他幫忙,即使過夜工作和沒有加班工資也毫不計較。蕭師兄勤奮好學的精神,讓他獲師傅傳授畢生功力,令他的技術大為提升。

由於蕭師兄是學徒出身,是從基層做起,其自身經歷令他清楚知道前綫技術員的需要,也明白他們遇到的困難,所以懂得發揮他們的特長。渠務署裏有許多同事都是學徒出身,當中不少更是在機電工程署接受學徒訓練的師弟。蕭師兄說:「我與同事共事和相處,不是上司與下屬的關係,而是師兄弟的關係。」由於文化相同、思路接近,所以當部門有新政策推出時,大家都能夠同心合力地儘快辦好,這對蕭師兄的管理工作很有幫助。

蕭師兄認為全賴恩師的教導,他的事業才得以發展,所以尊師重道十分重要。他期望機電工程署將來可以推動師徒制度,令每個學徒都師承一個師傅,由師傅幫助徒弟解決技術上和生活上的問題,仿似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教導郭靖一樣。

年輕學徒容易犯錯,難免會遇到「倒瀉籮蟹」的時候。蕭師兄語重心長地說:「只要我們不懼怕,小心不要被螃蟹鉗傷,並把牠們迅速放回籮中,然後請教師傅綁蟹的方法,問題便得到解決。我們千萬不要逃避,要有承擔後果的責任心,便能化危為機,推動事業發展。」

蕭嘉錦
1973年入職工藝學徒,現在是渠務署助理署長/ 機電工程 。





工商業界

「企業培訓學徒是行業責任,更是社會責任」

從一個學徒白手興家成為本港著名企業家,潘樂陶是工程界行內的表表者。在五年的學徒生涯裏,潘樂陶學習到理論知識,並獲得實習機會,不但讓他吸取經驗,腳踏實地工作,更為日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於從基層做起,瞭解各項工作的難處,所以他能幫助下屬及同事迎難而上。

從事工程行業數十年,潘樂陶指出工程界現在面對的最大難題是「將軍多,士兵少」。近十多年來,香港教育制度傾斜於學術理論,鼓勵年輕人修讀學位、副學士等課程,而忽略實務培訓,令技術人才不足。事實上,任何工程項目都需要工程師設計、安排,同時也需要技術員安裝、維修,兩者同等重要。他舉例說:「上班一族上下班回家,每天最少乘搭電梯四次,如果缺乏電梯維修技術員,我們的生命安全如何得到保障呢?」

潘樂陶表示,當前急務是加緊培訓技術員,除了政府外,業界也要盡一分力,履行行業責任。作為行業的一份子,其公司每年都培訓40名大學生為工程師,40名學徒為技術員。雖然投資不少,培訓後也有約25%受訓員流失到其他機構,但是這是行業責任,也是社會責任,所以其公司會繼續致力培訓工作。

潘樂陶寄語年輕人不要只是關心獲取大學學位或工程師資格,而忽略技術員對行業的貢獻。他說:「技術員不一定獲得金飯碗,但肯定獲得鐵飯碗,因為他們永遠有就業機會,永遠不會失業。他們只要腳踏實地,同時進修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都一樣可以晉升為管理層,在另一條途徑上達致成功。」

潘樂陶博士
1956年入職工程學徒。現任安樂工程集團主席、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榮譽會長、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榮譽會員。




「人生三階段:學習期、實習期、收成期。學習和實習時愈努力,收成也會愈豐盛」

從參加學徒訓練計劃到現在任職私營企業高層,陳理誠經歷過機電行業的高低起跌,對這個行業的發展與需求有深刻的體會。

陳理誠從事機電行業超過40年,他指出近年行內人手嚴重短缺,尤其是學徒,主要原因是:隨着本港不少大型工程上馬,加上大量樓宇興建落成,對工程人員的需求有增無減;青少年人口持續低企,加上許多父母不鼓勵孩子入行,導致問題日益嚴重。

陳理誠是電器工程商會永遠會長,多年來對行業的工作量和人手的供求作出前瞻性評估,並向政府反映。他希望政府積極制定培訓政策,增加學徒名額;政府亦可因應適當的步伐推出工程項目,給業界提供穩定的工作量。陳理誠指出,現時各界都努力鼓勵年青人入行,例如建造業議會和職業訓練局都設有工程人員的培訓計劃,其中建造業議會更向參加者提供津貼。

要避免入行受訓的青少年流失,陳理誠認為機構培訓者要具備愛心,讓學員體會到他們是真誠地傳授所學,同時讓學員明白工作的重要性和對社會的貢獻,學員在獲得滿足感後,就樂意在行業裏繼續發展。

陳理誠寄語加入培訓計劃的年青人:「只要努力不懈,就一定可以成為工程師。」他把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學習期、實習期、收成期。在學習期和實習期愈努力,成長會愈快,收成期也會愈豐盛。因此,他常常鼓勵學員:「千萬不要計較,不要怕吃苦,只要永遠比別人多做一步,就會獲得理想的回報。」

陳理誠太平紳士
1968年入職工程學徒。現任科藝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香港電器工程商會永遠會長、職業訓練局榮譽院士。





「年輕人要把握難能可貴的機遇和機會」

1979年,陳紫鳴中五畢業,在偶然的機會下知道機電署招聘學徒,便毅然投考學徒訓練課程。陳師兄把握了這個機遇,為他的工程人生夢展開了第一頁。在踏進學師樓的第一天,陳紫鳴作出了影響他人生的第二個抉擇,就是決定選讀哪一科。在做過資料搜集和分析後,他選擇了電機工程。

學徒訓練計劃的課程對陳紫鳴的成長很有幫助。由於要到不同的部門接受在職培訓,在面對不同的工作環境、不同的管理模式和不同的師傅,陳師兄在過程中除了學習到工藝技術外,還鍛煉了自己的適應力、溝通能力,以及與人相處的技巧。

畢業後,陳紫鳴在工作上作出了重要的抉擇,他把握機會到私人機構工作,參與了大型銀行和酒店的建築項目,不但開闊視野,更讓他儲蓄了足夠的大學學費,遠赴英國深造。他明白到「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於是不斷進修,先後修讀消防安全工程學碩士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更獲取多個專業資格,在不同的領域上裝備自己,向目標進發。

對於當初自己把握機遇參加學徒訓練計劃,陳紫鳴笑着說:「學徒訓練計劃不但讓我提早融入社會,加快我成長的步伐,更指引了我做人和事業發展的方向。我希望年輕的新一代不要錯過成為技術人才的機會。」

作為業界的一份子,陳紫鳴十分支持學徒訓練計劃,因為這個計劃給予有志成為機電從業員的年輕人一個良好及有系統的訓練;而且,現在的課程日趨多元化,以配合時代的發展,這對推動香港社會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陳紫鳴
1979年入職工藝學徒。現任盈電工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香港空調及冷凍商會主席、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董事、香港節能學會副會長、香港工程師學會屋宇設備分部委員、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工業協調小組委員。



公用事業

「持續進行研究——鐵路起革命」

李鏡權是工程教育的先驅,從1970年開始,全職和兼職任教工業學院和理工大學合計達45年;李鏡權是鐵路行業的專家,從1981年加入九廣鐵路公司開始,至今投身鐵路行業超過30年,他對工程事業的熱愛不言而喻。

從鐵路學徒晉升為鐵路工程項目總監,李鏡權的秘訣是:首先訂立明確的目標,然後不斷進修,依照清晰的晉級路綫向目標前進。憑藉這個方法,李鏡權逐步實現自己成為專業工程師的理想。

李鏡權對工程研究很感興趣,於是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著力研究智能鐵路系統,並向當時的九鐵和地鐵公司推介這個全新的革命性系統,希望香港的鐵路邁向智能化。智能鐵路系統是一個長期監測系統,在列車或路軌出現問題前,這個系統會自動發出預警,通知工程人員前往維修,避免意外發生。智能系統在2006年開始在部分鐵路路綫應用,到2014年更在全港鐵路網路應用。目前,李鏡權還將這個系統推廣到新加坡和澳洲。持續進行研究不但對個人事業有幫助,更對社會發展有貢獻。

作為大學教授和工程項目總監,李鏡權說:「只要不斷進修並實踐自己的目標,學徒的前途是無限的,千萬不要因為學徒出身而局限自己的發展。學徒累積了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這比只受過正統學術訓練的大學生具有優勢。因此,學徒有的優勢,大學生未必得到;大學生有的優勢,學徒卻可以得到。」事實上,一個工程團隊十分看重學徒出身的工程師所掌握的技術和知識,再配合大學出身的工程師的設計理念,大家一起解決問題,就能取得很好的成效。

李鏡權鼓勵年輕人挑戰自我,爭取做辣手的工作,從困難中學習並累積經驗;而且,只要做出小成績也會很耀眼,從而獲取晉升機會。

李鏡權博士
1964年入職工程學徒,退休前是港鐵工程項目總監(杭州項目),現任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港鐵悉尼 Northwest Rapid Transit 的 O&M Bid Director。





「不斷自修、自學才能與時並進」

譚國柱從小喜歡砌模型,尤其是火車模型,所以在威菲路學徒中心受訓後,渴望到當時的九廣鐵路局實習,可是事與願違。想不到地鐵通車前,在1978年招聘維修人員,譚國柱便決定投身鐵路行業,至今達37年。

譚國柱指出,香港鐵路公司(簡稱港鐵)是非常具規模的機構,本身也設有學徒訓練計劃,受訓的技工學徒及技術員學徒會獲全費資助修讀指定的職業訓練局課程,以達到專業的認可學歷。

總結三十多年的鐵路工作經驗,譚國柱覺得投身這個行業的年輕人都要心無旁騖,專注學習和工作。譚師兄告訴我們,港鐵的維修工作三綫並行。第一綫負責即時搶修緊急故障;第二綫負責定期檢查,更換及維修有關設備、部件等工作;第三綫需要較長時間徹底處理及維修部件及零件等。遇上重大事故時,三綫同事往往要同時趕赴現場,綜合各個維修層面的專業意見,作出有效的方案,把問題解決。此外,更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把故障的根本成因尋找出來,作出解決方法,避免類似意外重覆發生。

譚國柱認為現今科技和資訊發達,年輕人必須不斷自修、自學來吸取新知識,才能應付日新月異的技術要求。1985年,譚師兄負責把一座20噸重的機組從九龍灣廠房移送到柴灣廠房,並安裝妥當。可是,他對搬運和安裝工序一竅不通,便尋找和閱讀相關的專業書籍和工作手冊,最後任務順利完成,那座機組到現在還一直沿用着。這個挑戰性的經歷,讓譚國柱獲得了工作上的滿足感,更讓他體會到自修、自學的重要。

譚國柱
1971年入職技工學徒,現任港鐵廠房及設備工程師。




前輩師兄

「學徒訓練第一人」

有人問:如果沒有謝兆城大師兄早於1945年被工務局招聘為學徒,學徒訓練計劃會不會在十年後推行呢?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是謝兆城是工務局學徒第一人的身份肯定無容置疑。

謝兆城現年84歲,依然精神奕奕,說話聲音仿如洪鐘。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香港人浮於事,經濟欠佳。謝師兄的爸爸根據戰後的社會經濟環境,建議謝師兄從事機械工作。通過爸爸的朋友幫忙寫信申請為學徒,謝師兄的申請幸運地獲接納,他於是成為本港第一個學徒職級的公務員。後來,不少青少年仿效他,紛紛申請加入這個行列。1956年,學徒訓練計劃在推行一年後,決定追認謝兆城的學徒身份。

回想初入職時,謝兆城說:「當年我的薪金是24元,每兩個星期發薪一次,一個月就是48元,以當年來說算是不錯了。」戰後不久,本港遺留下一些沒有爆破的炸彈,他雖然學習汽車維修,但是也得奉上司命令把炸彈抬走移除。雖然謝師兄輕鬆道來,但是想起當時的情景也讓人為他抹一把汗。

工作期間,謝兆城也經歷過不少驚心動魄的場面。在50年代和60年代,本港發生過大型的暴動和騷亂。在宵禁的時候,謝師兄經常要隨警察出差,維修發生故障的政府車輛。1962年本港受強颱風溫黛吹襲,懸掛起十號風球,謝師兄冒着風雨到海邊把一輛拋錨的汽車拖上岸。

1992年,謝兆城退休了。對於自己一生奉獻給機電署,謝師兄開心地說:「我無怨無悔。機電署讓我有穩定的工作,讓我認識很多好朋友,更讓我退休後生活無憂。我十分感激機電署呢!」

謝兆城
1945年獲工務局招聘為學徒,退休前是機電工程署助理督察。




「創紀錄之績——四年間成功介紹5000多名青少年參加學徒訓練計劃」

政府學徒訓練計劃在1955年招收第一屆學徒。那年莊錫鑫只是一個15歲的中二學生,為了繼續讀書和學習技術,他決心投考學徒訓練計劃。當時的競爭十分激烈,有幾千名學生申請,經過兩輪考試,莊錫鑫終成為當年17位學徒之一。

完成五年訓練計劃後,莊錫鑫在一家跨國企業的工程部工作兩年,然後轉到工業專門學院(理工學院前身),最初任教汽車修理課程。隨着香港工業起飛,政府決定推廣學徒制度。1975年,勞工處成立工業訓練組 (Industrial Training Division)。為了有更好的發展,莊錫鑫離開任職十三年的理工學院,轉到勞工處任職,投身職業訓練的行列,主要職責是游說大小機構開設學徒空缺,並轉介申請者到這些機構當學徒;同時,莊師兄亦擔任香港訓練局(職訓局前身)轄下汽車維修訓練委員會秘書。

那時香港實施九年免費教育,不少學生都未能升上中四,莊錫鑫於是到學校推廣學徒訓練計劃。他十分明白學生的心情,於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講出升學上的困難,以及對前路茫茫的徬徨感受。莊師兄告訴學生他未當學徒前也有同樣感受,這引起學生很大的共鳴;在鼓勵學生加入學徒訓練計劃時,更獲得他們熱烈的掌聲。在短短四年間,莊錫鑫成功介紹5000多名青少年參加學徒訓練計劃,他自豪地說:「這是一個紀錄,到現在還沒有人破得了呢!」

莊錫鑫表示工作上最大的困難是推動大機構創造學徒職位。他曾成功游說九龍巴士公司大量招收學徒,開設了600個空缺,更接納他的訓練方法來培訓學徒,當中所獲得的滿足感至今難忘。

莊錫鑫覺得學徒訓練計劃很成功,不但令年輕人獲得技術訓練,還有接受有關工業教育及日後晉升的機會。莊師兄能發揮所長,貢獻社會,實有賴政府學徒訓練計劃。

受訪當天,莊師兄相約同屆師兄弟張品儉和劉國明聚會。時光飛逝,轉眼六十年,他們感情依然要好。

莊錫鑫
1955年成為首屆政府學徒,退休前為首席工業訓練主任,於職業訓練局擔任高級行政工作。




「我們是電梯乘客的安全守衞者」

何儉華是資深工程師,對升降機及自動梯的安全十分重視。他憶述:「昔日,地盤升降機缺乏監管,結果在1993年發生奪命意外,北角建築地盤一部俗稱『籠𨋢』的臨時升降機突然從高處墜下,導致12名工人傷重死亡。」這宗慘劇令政府加强監管,最後機電署制定了《建築工地升降機條例》,他和同事都積極參與有關事宜。

何儉華說:「我們是電梯乘客的『安全守衞者』,乘客的性命都掌握在從業員手裏,責任重大。因此,我們要小心謹慎,認真工作,絕對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細節,即使是一顆螺絲,如果旋得不牢固,機件就容易鬆脫,最終導致意外發生。如果賠上了乘客的性命,自己更會內疚不已。」

2003年,何儉華在機電署退休,但是他退而不休,繼續在業界工作,更開班授徒,教導學生維修升降機及自動梯的技術和安全知識,這種努力不懈,傳承後學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何儉華
1959年入職工程學徒。退休前為機電工程署高級機械督察,現為註冊升降機及自動梯工程師。




「桃李滿門的病菌剋星」

李民正在機電署桃李滿門,經他教導和輔導的同事數以千計;李民正在醫院組工作歷時35年,解決過不少疑難雜症,可說是病菌剋星。

2003年沙士爆發,李民正與同事無懼沙士病毒的威脅,一起冒着生命危險解決病房的空調問題。2011年,瑪麗醫院主座的水樣本確定含有退伍軍人症病菌,李民正於是在整個主座大樓進行水管消毒工作,透過使用加熱消毒法及加氯消毒法,把病菌殺滅。

李民正不但熱愛工作,還喜歡教書。他說:「我是一個學徒,很希望把知識與經驗傳授給後輩,並回饋機電署對我的栽培。」從1996年開始,李民正擔任機電署的義務導師,教授的課程包括:全面優質管理(TQM)、人生及職業的下半場、思路與導路、風險及危機管理、領導才能等。其中全面優質管理更在2006年通過認證獲得金獎。李民正幾乎把所有工餘時間用於編寫課程和教學工作上,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受欣賞。2012年,李民正獲特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表揚他對社會的貢獻。

李民正認為學徒訓練計劃是個很好的學習平台。他指出學徒應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不斷學習和改進,以適應新的發展及變化;(二)不能滿足於「簡單的」、「按規定辦事」的「標準生產」,還要有更高的靈活性和快速反應;(三)關注未來,追求持續發展,為自己將來定好計劃。李民正以自己的座右銘與學徒共勉:一成知識從學習得來;四成知識從實踐得來;五成知識從教導他人得來。

最後,李民正衷心感謝太太多年來的體諒,讓他全心全意投入教書的工作及面對的挑戰;更感謝太太與他並肩作戰,幫助他把課程資料打好和整理好。

李民正
1970年入職工藝學徒。曾任部門員工諮詢委員會主席,並獲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退休前是機電工程署管理值班工程師。




「我在受訓和工作時期難忘的點點滴滴」

上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不景,擁有一門手藝可以令生活安穩,李家聲便在中三畢業後投考1970年第一屆技工學徒訓練計劃。回想45年前的難忘事,李師兄向筆者娓娓道來。

當年的學徒訓練中心設於威菲路兵房(現址為九龍公園)。李家聲笑着說:「威菲路兵房是個荒廢多時的軍營,因為我們這班年輕學徒的進駐和通山走,因而得到『馬騮山』的花名。起初,那裏沒有任何設施,沒有工作枱和工具,我們唯有跟隨導師一起製作工作枱和掃除堆積至數英吋厚的樹葉。為了增強各『馬騮仔』的紀律,導師亦教導步操。隨著設施逐漸增添,技能訓練才正式全面開始。」

技工學徒在訓練期間穿著淺綠色的工作服,師傅們稱呼他們「青蛙仔」。此外,他們還有「皇家太子」的別號。李家聲補充說:「我們有這個別號,是因為師傅深信我們這班『青蛙仔』將來必成大器。為了讓我們專心學習,導師甚至不讓我們做粗重工作。在導師循循善誘和悉心照顧下,我們逐漸成長,度過了愉快的在職訓練期。」

2008年香港協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馬術比賽,李家聲有幸參與這項盛事,讓他印象難忘。因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馬術公司坐落在加路連山道舊總部,綜合工程香港分部有幸地被委派為馬術公司做後勤支援工作,負責裝修和維持機電設施正常運作。同事們發揮團隊精神,把工作順利完成,為這項盛事作出了貢獻。

接受訪問當天,李家聲剛從機電署正式退休一星期,正開展另一階段的豐盛人生。

李家聲
1970年入職技工學徒,退休前是機電工程署管理值班工程師。




「萬両黃金不如一技旁身」

從學徒訓練開始,文錫榮除了有兩年在房屋署工作外,其餘時間一直在水務署任職,因此水務署可以說是文師兄工作上的另一個家。從學徒、技工、監工、督察,以至總技術主任,這個家給予文錫榮不斷晉升的機會。不過,這個家也曾經給予他難忘的挑戰。

1993年11月5日,本港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雨,屯門食水抽水站水浸,導致屯門新市鎮大部分地區食水供應中斷。由於毗鄰的濾水廠靠屯門食水抽水站運作,導致該濾水廠也同時停止操作。文錫榮與同事日以繼夜地搶修抽水站,食水才得以儘快恢復供應。

對文錫榮來說,學徒訓練計劃不但讓他學以致用,更讓他獲得一技之長。他覺得「萬両黃金不如一技旁身」這句話很有道理,因為一個人擁有的黃金可以失去,但是隨身的技術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裏,不會消失。文師兄表示,他擁有的機械技術,不但讓他獲得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更重要的是他能藉着這門技術服務社會,讓市民獲得穩定的食水供應,這是他最感高興的事情。

文錫榮
1971年入職技工學徒,退休前是水務署總技術主任/機械。




「尊師重道——沙士幕後英雄感言」

在譚志恒的眼裏,加路連山學師樓就是嵩山少林寺,學徒之間就是師兄弟,他們要在三個月內把基本功學好,再經過十八銅人的考驗,例如做工模合格,才獲准下山,到不同的部門實習,繼續深入學習其他武功。

譚志恒說:「少林寺裏的師兄弟感情深厚。」他們每天一起上課、一起受訓,更經常舉辦籃球和足球比賽,關係融洽。譚志恒說:「一日為徒,一生為徒。」少林寺裏的大師就是他們的師傅。他沒有忘記師傅的教誨,於是努力向上,從起初的二級監工,一直晉升至現在的職位,他認為「尊師重道」就是對師傅最好的回報。

師傅給譚志恒打好基本功,對他日後的工作起了一定的助力。2003年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SARS),沙士病毒在醫院裏肆虐。當時譚志恒在醫院組港島西聯網任職,他不分晝夜與醫護人員緊密合作,提供支援服務,並與醫院專責團隊改良通風系統,減少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機會,取得了成效。譚志恒更獲醫院管理局頒發「抗SARS金獎」。

譚志恒對獲獎固然開心,但是對能貢獻所學,幫助到醫護人員更感高興。

譚志恒
1978年入職工藝學徒。曾獲醫院管理局頒發「抗SARS金獎」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現任機電工程署區域經理/車輛。




教育及職訓

「註冊學徒獲法例保障,制度愈趨完善」

陳宏禮從1977年開始擔任學徒督察起,就一直執行《學徒制度條例》,可以說是學徒條例的專家。他的工作主要是向學校和機構推廣學徒訓練計劃,並就學徒的訓練及聘請事宜,向僱主提供意見及協助,以確保學徒得到適當的訓練和法例的保障。

上世紀80年代,香港出現大大小小的工潮。由於工潮牽涉學徒的訓練和薪酬,所以陳宏禮經常要擔當調解員,解決勞資雙方的糾紛。他說:「談判技巧很重要。我們既要游說僱主改善學徒待遇,又要讓學徒明白失去訓練機會的後果。」每次調停成功,都帶給陳宏禮莫大的喜悅和滿足感。

香港學徒制度愈趨完善,學徒的地位也愈受重視。陳宏禮指出,學徒其實有很好的出路:只要他們繼續進修,便可以獲得專業資格,媲美一般大學生;畢業後轉向其他相關行業發展也很容易,例如由機械工程轉向環保工程。

從事學徒督察工作三十多年,陳宏禮認為機電署的學徒訓練計劃取得很好的成績。他期望將來可定期舉辦交流活動,例如與海外教育機構合作推行交換生計劃,或安排學徒到非政府部門的企業進行交流,讓他們開闊視野。

陳宏禮
1971年入職工藝學徒,退休前是職業訓練局學徒事務署 學徒事務組總督察(部門主管)。




「『學徒』從大樹不同的入口進入,最終都邁向共同的出路」

顏漢榮博士從事教育工作超過30年,他認為學徒訓練計劃貫徹了WIS(Work Integrated Education)的精神,讓學徒將理論與實踐融匯起來。顏博士說:「無論是大學工程系的學生,還是學徒訓練計劃的學員,都必須接受訓練才能成為專業的工程人員,所以兩者都是『學徒』。『學徒』是有志成為工程師的學生的必經階段。」

顏博士指出「條條大路通羅馬」,他把學習、訓練和工作的過程比喻為一棵大樹。他說:「不同學歷背景的年輕人可以從不同的入口進入這棵大樹,再邁向樹上共同的出路。今天,年輕人十分幸福,因為社會已經為他們作出很好的安排。只要他們努力向前,深入學習,虛心請教別人,便能在不同的路途上解決難題,幹出一番事業。」

顏博士希望年輕人有遠大的理想,為自己尋找出路;他更希望家長明白學徒訓練計劃只是個起點而不是終點,從而配合子女的成長,幫助他們尋求突破。

顏漢榮博士
1972年入職工藝學徒,退休前是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


「職訓局與機電署相輔相成,向年輕人提供有次序的進修階梯」

二十年前,曾慶樂加入職業訓練局,除了因為前途,還希望栽培下一代機電工程人才。

曾慶樂表示學徒訓練計劃的學員可因應自己的學歷成績修讀不同的課程,只要他們肯努力,依循有次序的進修階梯,例如修讀技工證書、中專教育文憑、高級文憑以至學位課程,就可以逐步向上流動,踏上專業之路。

曾慶樂指出機電署與職訓局合作無間,訓練課程更相輔相成。首先,機電署的學徒一邊在機電署受訓,一邊在職訓局進修,配合行業需要來提供技術人員;其次,機電署與職訓局有工作小組研究推廣機電業的發展;此外,職訓局也為業界從業員度身訂造各種在職課程,以配合機電署推行法例的要求。

學徒訓練計劃今年成立60週年。曾慶樂認為在這六十年間,香港面對很多不同的挑戰,機電署的學徒訓練計劃培訓了大量技術人才,大力支援本港工業和工程行業,令香港發展一日千里,成為國際重要樞紐。

曾慶樂
1973年入職工藝學徒,現任職業訓練局卓越培訓發展中心(電機業)中心主任。




「承先啟後——『人教我,我教人』」

學徒訓練畢業後,伍偉建在機電署工作;1980年,到摩利臣山工業學院先後擔任電機工程系管工及工場導師;後來,調職去職業訓練局直到現在。

伍偉建表示,為幫助學徒和技工多元化發展,機電署與職訓局開辦的部分日間和夜間在職培訓課程以「一專多能」為目的,讓參加者接觸工作以外的範疇,加强吸收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而為幫助未入職的年輕人有實務的體驗,職訓局提供的「職前基本訓練課程」可以讓他們先瞭解這個行業,才決定是否加入學徒訓練計劃,避免學徒於訓練期間中途流失,是緊貼時代發展的好安排。

伍偉建投身工業教育和職訓行業30多年,他覺得培育學徒的工作很有意義。從前,他以學徒身份被導師栽培;後來,他以導師身份教導來自機電署的師弟妹。伍偉建深深體會到「人教我,我教人」這種承先啓後的精神,而且對師弟妹這些接班人在工程界事業有成,能對社會作出貢獻,感到十分高興和欣慰。

伍偉建
1972年入職技工學徒,現任職業訓練局卓越培訓發展中心(電機業)總教導員。




學會

「『軟』『硬』兼顧——工程技術和管理溝通訓練同樣重要」

朱兆棠抱着終身學習的信念,從學徒訓練計劃畢業後便不斷進修,取得工商、項目管理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為傳揚這個信念,他誨人不倦,在職業訓練局擔任兼職講師達20年,其後獲僱員再培訓局委任為機電業技術顧問。2012年,特區政府給他頒發榮譽勳章,表揚其卓越的工作表現。

在房屋署工作接近40年,朱兆棠明白到除了硬件(工程專業技術)之外,軟件(管理和溝通)也是成功關鍵。朱師兄擔任總技術主任18年,期間部門重整架構,要在五年內把人手縮減三成。當時人心惶惶,朱師兄運用溝通技巧穩定人心,又運用管理學知識調配工地督察人手,最終帶領同事順利過渡。

朱兆棠掌握的軟性技巧,也有助他面對群衆,化解矛盾和衝突。長沙灣徙置工廠大廈在某農曆新年前發生火災,電掣房被燒毀,不少廠家因為沒有電力供應而鼓噪。在朱師兄極力安撫下,廠家的情緒才恢復平靜。經過兩日兩夜,電掣房終於成功搶修。因此,朱師兄覺得學徒訓練計劃可以『軟』『硬』兼顧,在著重工程技術之餘,同時加强管理知識和溝通技巧的培訓,相信對學員的個人和工作發展都很有幫助。

朱兆棠是香港實務工程師學會第一個華人主席。他指出,這個學會提供了一個交流平台,讓業界的工程師與技術員分享經驗,學會裏的前輩扮演燈塔角色,在他們帶領下,學徒只要不斷進修和累積經驗,當符合要求後便可以成為註冊工程師。

朱兆棠寄語年輕學徒:堅毅不拔,不怕艱難,敢於挑戰,終身學習。

朱兆棠博士
1968年入職工程學徒。香港實務工程師學會創會會長兼永遠榮譽顧問,英國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管理專業部委員,香港專業議會秘書長,廣州工程師協會香港區組長,並獲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退休前是房屋署總技術主任。

 

 

工會

「政、工、商一起努力培訓下一代,達致承先啟後的宗旨」

為了專注行業發展和培訓工作,孫名林於2003年毅然離開服務了超過30年的水務署,改而從事行業事務及訓練工作。他認為新的機電業學徒或初入行者應秉承《中庸》裏「行道守中」、「博學篤行」的辦事方式為工作宗旨及學習方法。

「行道」是憑道德把工作辦好,絕不能留下隱患導致將來意外發生。

「守中」是做人處事抱着不偏不倚的態度,多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才作決定。

「博學」是不斷作多向進修,裝備自己,與時並進。

「篤行」是切實執行,把學習和工作相結合做到最好。

總括來說,這八字箴言就是工作時重視專業道德操守,學習時做到實務理論結合。

孫名林表示,機電署的學徒訓練計劃正貫徹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精神,為年輕人提供既屬正統又有系統的訓練,多年來為社會培育大量實幹的工程人員,帶動行業的發展。

至於職工會也配合政府帶動機電業步向專業的工作,開辦課程,培訓業界在職人士,引導他們掌握最新的技術,並幫助他們解決日常工作時遇到的困難。而政府及商界也提供多種不同的津貼,支持工程培訓行業的發展。政府、職工會和商界三方面的互動合作,令本港機電行業得以持續發展。

對於現在社會傾向鼓勵年輕人先集中學習理論,將來到社會做事才接觸實務工作的模式,孫名林不予認同。他認為這種傾向會削弱從業員在實務工作上的表現,所以希望學徒或新進能提早加强技術和實務培訓,也希望學徒訓練計劃能加强宣傳工作,吸納更多有志的青年加入,解決業內人手不足的問題。

最後,孫名林表示自己會繼續抱着「承先啓後」的精神,致力工程培訓工作,帶動行業先進或前輩把多年累積的知識和經驗指導後進,為機電業界作一分貢獻。

孫名林
1973年入職技工學徒,現任港九電器工程電業器材職工會技術總監、香港機電器專業學校課程策劃及技術總監,以及機電工程署學徒協會副主席。

 


女中豪傑

「女性可以在工程界闖出一片天」

黎翠碧是機電工程署學徒訓練計劃的第一個女性技工學徒,當年接受訓練的全體100多個學徒中,就只有她一個女生。那時學師樓的設施還沒有為女生的加入而做好準備,往洗手間和更換工衣時,她得走到大樓的另一層。由於個子矮小,不方便站在工作枱前工作,師傅特別給她安排專用的小木盒讓她站上去工作。

女性在工程界雖然是小衆,但是依然可以闖出一片天。目前,黎師姐是運輸、保安及中央工程部的高級無線電機匠,負責到各個政府部門檢查和維修廣播系統和視訊系統。她不但勝任愉快,而且因為女性一般較細心,觸角較敏銳,經常在細微而重要的環節中發現問題,解決不少難題,讓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黎翠碧十分鼓勵女性加入這個行列,除了可以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外,還可以認識各個政府部門例如終審庭、渠務署、污水處理廠等的運作,增長閱歷。

黎翠碧
1982年入職技工學徒,現在是機電工程署高級無線電機匠/運輸、保安及中央工程部。




「女性有不讓鬚眉的膽色」

王佩頴原來是個文靜害羞的女生,在加入學徒訓練後,由於經常遇到不認識的課題,加上不想自己被男生比下去,於是不恥下問,漸漸變得主動與人溝通;後來,她到不同的部門實習,接觸不同類型的人與事,性格變得愈來愈活潑開朗。

參加訓練之前,王佩頴從沒想過有機會接觸新奇的事物,更沒想過能鍛煉自己的膽量。有一次,她到九龍公園游泳池更換計分牌的燈泡,得走過狹窄而懸空的通道,她竟然毫不懼怕;另一次,她登上中環廣場天台,修理為道路監測系統而裝設在高處的攝錄機,她居然氣定神閑地完成工作,還從難得的角度欣賞了香港黃昏的美景。或許,這就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本色吧!

王佩頴十分感謝師傅們對她悉心教導和照顧,仿似女兒或妹妹般看待她。王佩頴希望新一代的學員也能像她一樣,對機電署充滿歸屬感。

王佩頴
1992年入職技術員學徒,現在是機電工程署助理電子督察/運輸、保安及中央工程部。




「女性具有緩和氣氛的效用」


何慧君出身工程世家,她覺得女性的身份在男性世界裏仿似一味中和劑,具有一定的優勢。師兄弟或同事們各持己見時,她便站出來緩和氣氛,讓大家有商有量;接獲投訴個案時,何師姐利用溫和的語調,往往能令對方由脾氣暴躁變得願意心平氣和地表達意見。

工作時,何慧君經常從女性角度觀察與思考,為服務市民多想一步。有一次在運動場安裝飲水機,何慧君想:這部飲水機的飲水位置太高了,小孩子怎麽能飲用呢?她於是建議把飲水機的安裝高度調低,方便小孩飲用,結果獲得接納。何師姐笑着說:「愛心與關心是我們女性的强項呢。」

何慧君現時在「電力法例部」的「電氣產品組」擔任助理電氣督察。她表示,如果當初沒有加入機電署,現在可能只是一家公司的小職員,更遑論擁有一技之長為社會服務了。何慧君鼓勵活潑好動的女生加入這個行列,為廣大市民服務。

何慧君
1995年入職技術員學徒,現在是機電工程署助理電氣督察/電力法例部。





「女性加入工程行列可帶出另外一種文化」

中學畢業時,陸婉明充滿稚氣,完全不知道傳統的工程行業是男性的天下。她笑着說: 「應徵學徒當天我還穿上裙子去呢。」不過,陸師姐對於工程工作不厭惡,也不抗拒,於是嘗試參加這個計劃,結果一轉眼便做到今天。

受訓期間,陸婉明與師兄弟打成一片,互相關懷。其中一次經歷讓陸師姐印象難忘,更讓她發現了女生擔任工程工作的一個優勢。那天,他們到地底量度水泵數據,但是讀取數據得通過一條狹窄的管道,由於陸婉明身型纖巧,全組人只有她能通過管道,為了完成任務,陸師姐二話不說便爬進去。同組的男同事都擔心她的安全,不斷在管道外呼喊着她。當她從管道走出來時,大家都擊掌歡呼。

陸婉明說:「現今社會男女平等,地位拉近,世界各地女性參與工程行業十分普遍;我希望香港有更多女性加入工程行列,帶出另外一種文化。


陸婉明
1996年入職技術員學徒,現在是機電工程署助理電氣督察/電力法例部。




後起之秀

「訓練計劃給我這張白紙填上美麗的色彩」

陳俊文喜歡機械,卻不愛讀書,於是在中三後到職業訓練局修讀空調製冷課程。由於機電署提供的學徒訓練既全面又有系統,加上有很多實習機會,陳俊文便在2006年入職接受培訓。

在受訓期間,陳俊文獲益良多。他學會:凡事不能單看表面,必須深入思考和多方面分析,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有些困難似乎無法解決,其實可以從不同途徑尋找辦法。而更重要的是,他獲得了參加國際比賽的機會。

2008年陳俊文參加「香港青年技能大賽」獲獎,於是被推薦參加2009年在加拿大舉行的「世界技能大賽」。出發前三個月,陳俊文每天都接受密集式訓練,這讓他學習到書本以外的知識,大大提升其技術水平。比賽為期三天,陳俊文要與來自28個國家的好手同場較量,比賽有關空調製冷的裝嵌、燒焊和維修等技能。結果,陳俊文獲得優異金牌獎。這個比賽讓陳俊文大開眼界,讓他豐富了空調製冷的知識,更讓他熟習各個工序,對他將來的工作很有幫助。

陳俊文深感進修的重要,於是力求充實自己,先後報考會考和毅進課程,目前還在修讀屋宇裝備高級文憑課程,希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為將來晉升之路做好準備。陳俊文說:「我原來只是一張白紙,學徒訓練計劃給這張白紙填上了有意義的文字和美麗的色彩,給我開創了人生路。」

陳俊文
2006年入職合約技工學徒,2009年獲「世界技能大賽」優異獎章,現任機電工程署二級監工/空調/威爾斯親王醫院。




「傑出學徒心聲:不進則退」

布永俊會考成績不理想,未能升上中六。由於對空氣調節有興趣,加上屋宇裝備課程的內容多樣化,便報讀職業訓練局相關課程;2012年入職機電署為見習一級技術員。

職業訓練局歷年都舉辦「傑出學徒/見習員獎勵計劃」以表揚各行各業表現出色的學徒。2014年,機電署推薦8名學徒參選,布永俊是其中一人。當年,全港學徒約有4000人,傑出學徒的名額只有12個。布永俊經過兩輪面試才成功當選,並獲安排到新加坡交流,參觀當地工藝教育局東區學院的設施、電鍍鉛水廠、汽車維修公司等,了解當地學徒制度的發展和學徒的工作環境。

交流活動對布永俊有很大的啓發。他表示當地的學徒訓練計劃獲政府大力支持,而且科技發展先進。他明白到:別人在進步中,如果自己仍然停留在現階段的步伐,就會不進則退,所以他要吸收別人的長處,提升自己的水平。布永俊現時的目標是:學習方面,努力完成屋宇裝備的高級文憑課程;工作方面,盡力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術為客戶和市民提供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布永俊認為學徒訓練計劃不但給年輕人提供良好的讀書和工作環境,更幫助他們發掘興趣,尋找自己的出路。對布永俊來說,這個計劃還實現了他兒時的夢想。原來布爸爸是個漁民,經常要修理漁船上的機器和冷凍設施。小時候,布永俊就希望能助父親一臂之力;現在,他擁有一技之長,不時上船幫助爸爸維修機器呢。

布永俊
2012年入職見習一級技術員/空調。獲職業訓練局「2014年度傑出學徒/見習員獎勵計劃」傑出獎狀。




「反叛少年的轉變 —— 訓練計劃讓我發揮創意小宇宙」

中四的時候,甘子平無心向學,還不時跟老師作對或故意搗蛋,是個不折不扣的反叛青年。由於中途輟學,在學校社工建議下,甘子平修讀職訓局的空氣調節證書課程,後來入職機電署接受訓練。入職後,甘子平起了360度轉變,他變得成熟穩重,懂得為前途打算,而且明白學習、進修的重要。今天,他成了一個循規蹈矩、立志向上的青年。他說:「目前,我的目標是繼續盡心盡力、一心一意地工作。」

訓練期間,師傅對甘子平的影響極其深遠。他說:「師傅與我們亦師亦友,跟我們分享人生道理;而且,只要我們願意學習,師傅不會厭棄我們愚鈍,會毫不吝嗇地教導我們。」那一次,他獲機電署推薦參加「香港青年技能大賽」,師傅下班後給他特別培訓,還在他出賽前鼓勵他加油。最後,他不負所望,成為四位「優勝者」獎項的得獎者之一。比賽結果肯定了甘子平的技術水平,更加强了他的自信心。

甘子平覺得技術員訓練計劃的內容很能啓發學員創意,發揮無窮的小宇宙。畢業前,學員要分組完成一項實務專題習作——自由創作一個完整的空調製冷系統。由於喜歡小動物,甘子平便建議製作一間具有冷暖功能的狗屋。從構思、繪畫圖則、預備材料、製作、測試,統統都由組員負責。最後,冷氣系統成功了,他和組員都獲得很大的滿足感。師傅對他們的作品鼓掌微笑,更給予甘子平極大的鼓舞。

甘子平十分感激師傅的教導,他說:「沒有師傅,就沒有今天的我。」

甘子平
2011年入職合約技工學徒/空調,曾獲「香港青年技能大賽」的「優勝者」獎項,現在是機電工程署二級技術員/空調/綜合工程部/香港。




「我掌握新的科技知識和技術」

曾淮聰和梁志偉是兩個背景相同的年輕人,他們都是中五畢業生,都是在職業訓練局修讀汽車高級文憑,都是在2012年參加機電署技術員訓練計劃而認識。在機緣巧合下,他們成了師兄弟和好朋友,更一起到新加坡參加交換生計劃。

2014年,曾淮聰和梁志偉以機電署汽車技術員學徒身份,遠赴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合作項目,他們要與該學院九名學生合作,將一輛以傳統柴油引擎推動的軍車,改裝成以電能摩打傳送動力的軍車。

在改裝軍車過程中,他們遇到什麼困難?
那輛軍車款式過時,沒有合適的零件供應,我們得把類似的零件改裝,例如把螺絲磨短或駁長;軍車的制動系統嚴重鏽蝕,我們得把所有鏽跡鏟除,才令它重新起動,再加以保養。

雖然整個改裝過程困難重重,但是他們都迎難而上,順利完成。這個合作項目讓他們有什麼得着呢?
這次經驗讓我擴闊視野,有機會接觸新的科技知識,例如以3D方式把設計模型打印,幫助裝嵌;也讓我認識更多電動車的運作原理和零件的裝配技巧等。

對於學徒訓練計劃,他們都異口同聲讚好,覺得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
參加計劃後,我明白到時間管理很重要,因為汽車維修後必須準時付運給客人,絕對不能拖延。

梁志偉
2012年入職見習一級技術員/車輛。2014年派往新加坡參加學生合作計劃。




「我學會隨機應變、靈活思考」

曾淮聰和梁志偉是兩個背景相同的年輕人,他們都是中五畢業生,都是在職業訓練局修讀汽車高級文憑,都是在2012年參加機電署技術員訓練計劃而認識。在機緣巧合下,他們成了師兄弟和好朋友,更一起到新加坡參加交換生計劃。

2014年,曾淮聰和梁志偉以機電署汽車技術員學徒身份,遠赴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合作項目,他們要與該學院九名學生合作,將一輛以傳統柴油引擎推動的軍車,改裝成以電能摩打傳送動力的軍車。

在改裝軍車過程中,他們遇到什麼困難?
動手改裝前先要做好設計。由於我們不擅長用電腦繪畫設計圖則,所以要邊學邊做;工餘時還得上網利用程式學習電腦繪圖,這發揮了我的自學精神。

雖然整個改裝過程困難重重,但是他們都迎難而上,順利完成。這個合作項目讓他們有什麼得着呢?
這次經驗讓我學會隨機應變,懂得靈活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裏控制成本,獲取最佳的成本效益;也讓我學會忍讓,聆聽組員的意見,體現團體合作精神。

對於學徒訓練計劃,他們都異口同聲讚好,覺得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
參加計劃後,我變得很有紀律,上班三年從沒遲到;我也變得更具責任感,努力把師傅吩咐的任務完成。

曾淮聰
2012年入職見習一級技術員/車輛。2014年派往新加坡參加學生合作計劃。





「基本訓練很重要,我從錯誤中吸取經驗」

朱詠詩參加學徒訓練計劃,除了受從事工程行業的家人和親戚熏陶,還因為她覺得電氣工作不是男生的專利,而且現今設備現代化,工作不用太花氣力,女生同樣可以勝任。

在機電署接受訓練一年,朱詠詩的技能和知識與日俱增。她認為基本訓練很重要,因為一些看似容易的工作,若非親身體驗不會知道當中的問題。朱詠詩十分感謝導師的悉心教導,讓她從錯誤中學習,吸取經驗。她說:「有一次我拆除故障光管時,竟然用『死力』把光管扭斷。」導師沒有責備她,反而安慰她說:「做錯事其實是吸收經驗的好機會,以後不要再犯就行了。」這次深刻的經驗,讓朱詠詩不會忘記。

朱詠詩覺得訓練內容充實,例如有機會親手維修各種電器,甚至裝嵌一個小掣櫃,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感。從導師身上,朱詠詩學習到嚴謹的做事方式,處理複雜的項目時一定要依照程序,不容許有任何錯漏。對於將來的目標,朱詠詩說:「我會繼續努力,不斷進修,向專業之路邁進。」

朱詠詩
2014年入職見習二級技術員/電氣。




「理論與實踐結合,實習工作讓我大開眼界」

梁永昌參加學徒訓練計劃後有很多得着。他認為訓練內容既充實又實用,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讓他學以致用。在受訓期內,他被調派去不同的政府部門實習,不但讓他大開眼界,還有機會接觸多種不同的電子器材。在懲教署,他接觸過金屬探測系統;在警察學校,他接觸過射靶場的模擬射擊糸統;在運輸署,他接觸過偵察車速攝影系統。從中,他認識了各種工作技巧和理論。

雖然入職機電署短短一年,但是梁永昌已經有「家」的感覺。導師不但態度親切,而且十分照顧「新丁」。起初,他在學習和實習上感到吃力;後來,在導師循循善誘下,他逐漸掌握各種基礎知識和技能,更從導師身上學會應變和溝通技巧。同學之間相處融洽,互相鼓勵。在去年的一次步行籌款中,雖然隊友的體力不同,但是大家互相扶持,一起走完全程,充分體現團隊精神,也令梁永昌對機電署更有歸屬感。

梁永昌
2014年入職見習一級技術員/電子。